(吉隆坡21日讯)马航集团(MAG)放眼从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的事件中获益,加快该集团获得波音飞机的时间表。
马航董事经理拿督依占伊斯迈尔向马新社指出,中国因贸易战升级而暂停接收波音飞机,对马航而言是个机会,这让该集团可能比预期更早扩大飞机数量。
“我们正与波音商谈,看看能否获得中国留下的空缺。所以,我们会更早达到飞机数量目标。”
他补充,市场对这些波音飞机的需求很大,因此对上述飞机交付空位的竞争激烈,马航对此做好了心理准备。
依占同时称,若马航成功获得中国拒绝的波音飞机,那将是该集团额外获取的新飞机,不属于原本的25架飞机订单内。
“所以,若我们成功购得额外的波音飞机,那我们将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筹集所需的收购资金。”
马航原本向波音预订的25架飞机,是通过飞机租赁机构(ALC)的租赁安排协议来完成,而相关新飞机从2023年开始交付,直至2026年初。
直接购买
此外,依占指出,马航有意减少对租赁飞机的依赖,并直接收购更多飞机。
“租赁飞机存在租约到期成本,我们需要将租来的飞机,以几乎全新的状态交还予出租方,这可能是非常昂贵的开销。拥有自家飞机,可以帮助降低长期成本。”
他补充,目前马航约80%的飞机来自租赁,而该集团的目标是达到50%飞机租赁,50%飞机自有的平衡状态。
亚太航线日趋拥堵
对于该集团的机队扩张计划,马航战略及转型总监冯志扬指出,该集团正改变策略,以迎合需求不断增长的亚太航空市场,尤其是航班拥挤的东盟首都航线。
“举例来说,飞往东盟各国首都的航线非常拥挤,我们不能简单地增加航班次数,因此我们需要更大的飞机来扩大载客量。”
他同时称,马航有意增加或取代现有的空中巴士(Airbus)A350机队,长期目标时间节点设在2043年。
“现在,我们是波音737型窄体客机营运商,但到了2035年,我们预期会成为一家更专注于经营宽体客机的公司。”
马航财务策略
另外,马航财务总监巫慧仪称,马航如今在财务管理上采取谨慎态度,其单一股东–国库控股(Khazanah)承诺注入的36亿令吉资金,至今只动用了13亿令吉。
“我们的现金流一直是正数,我们也有能力应付所有的营运成本。截至去年12月杪,我们仍有约23亿令吉的资金可以动用,我们不想取出更多现金,并造成负利差的情况。”
她补充,根据马航现有的重组协议,国库控股应该在今年向其注入36亿令吉,但该集团不想形成负利差局面,目前正与借贷方商谈,希望将期限展延至2026或2027年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