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23日讯)自2022年1月1日起至本月15日,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(MCMC)成功删除2354条“深度伪造”(deepfake)内容及4万6966条虚假内容。
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说,MCMC在上述期间向服务供应商提交3074份移除深伪内容的申请,成功移除的占比约77%;至于假内容则提出5万5218份申请,成功删除的占比约85%。
她昨日在国会下议院的问答环节,针对国盟纳闽区国会议员拿督苏海利博士的提问作答。
苏海利要求政府解释防范滥用人工智能技术,比如深伪、ChatGPT等在散播假新闻、操控图像与声音,以致引发公众不安和种族紧张的措施。
张念群说,政府已制定2025年网络安全法令(第866号法令)加强我国的网安管制及控制有害内容,并为应用服务提供商、内容应用服务商,以及许可网络服务商设定其责任与义务。
她透露,MCMC正在为该法令制定附属法规,以及专注线上风险管理的规定与守则。
她说,MCMC也正在研究在网络平台上推广年龄与身份验证机制,确保实际可行,从而降低儿童及青少年接触有害内容的风险。
另一方面,张念群说,政府计划限制人民注册手机预付卡的数量,建议每人每家电讯公司最多只能注册2张,MCMC正就落实相关措施的指南进行公众咨询,预料明年首季出炉。
她在回答希盟双溪大年区国会议员莫哈末道菲克的附加提问说,这项建议同样适用予外籍人士,不论他们使用哪家电讯公司,最多登记两张预付卡号码。
“透过收紧这项指南,我们希望能减少预付卡被滥用的情况,例如用来注册社交媒体账号进行诈骗、散播假消息或发出威胁。”
她说,根据于2017年制定的现行登记指南,每人可在每家电讯公司登记最多5张预付卡,这意味着,在不同电讯公司的名下登记号码,数量相当多。
莫哈末道菲克询问政府,是否有意制定AI的伦理使用政策,以及如何通过MCMC加强数码取证能力。













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