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27日讯)国内爆发疫情后,送院前已死亡的病例(BID)在近2个月居高不下,至今有501宗列为BID病例,单单6月就通报208宗,占总BID死例41.52%。

卫生专家强烈建议政府,应对这些遗体进行病毒基因组测序,以鉴定死因是变种病毒毒株所致。

根据统计,截至本月26日国内累计4884宗死亡病例,当中501宗属送院前已死亡;但值得关注的是,尽管6月1日落实全面封锁,但死亡病例并未对此下滑;相比5月,死例反而增长逾60%,而BID死例更提高近70%。

国立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社区健康专家莎丽花向《中国报》直言,国内BID死例处于非常严峻情况,反映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管理、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疾病控制等方面,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

她解释,根据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早前的声明,这些BID死例绝大部分都是获准居家治疗和隔离的确诊患者,只有少数是对死者遗体筛检后才发现确诊的案例。

她认为,这很有可能是变种病毒从中“作怪”,但还是需要政府审视才知晓。

“我强烈建议政府,必须一一审视这些BID死亡病例,包括展开病毒基因组序测。我们需要知道,这些BID死者所感染的病毒,是否是来自须关切的病毒株。须关切变种病毒株,是不是就是幕后黑手?”

莎丽花也提到,基于变种病毒很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快速恶化,允许患者居家治疗和隔离如今变得非常危险。

患者被错评可居家隔离

莎丽花分析,送院前已死亡的病例(BID)日益剧增,不排除源自3大因素,包括卫生部旗下的新冠肺炎评估中心,对患者分类和评估不足,导致一些不适合的患者,却获准执行居家治疗和隔离令。

她认为,随着变种病毒入侵我国,且会加速恶化患者病情,所有患者应被安置在适当的隔离中心,并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监督和观察,况且隔离中心具备完整设备,可随时进行急救工作。

此外,她提到,第二个主因则是患者在病情恶化时,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援助。

“这有可能是患者本身缺乏通讯设备,或是临近的医疗机构和诊所,没有时刻关注居家隔离患者的需求。同时,也有可能是患者独居,身旁没人给予援助。”

莎丽花补充,第三个原因则是患者病情急速恶化,根本没有机会寻求医疗援助;即便成功联络上求救电话,也来不及送医治疗就病逝。

她解释,“快乐缺氧”现象就是其中之一,这类病症发生得非常迅速,从良好的呼吸功能,到肺功能完全瘫痪,就只是一瞬间之事。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